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 ,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的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 ,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这段记载是什么意思呢?
这段记载是说,胡亥做了皇帝后 ,赵高对胡亥说:“陛下要注意,诸公子和大臣们正在为沙丘之谋而蠢蠢欲动啊! ”二世一听,马上紧张起来 ,忙问赵高如何应付。赵高见时机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说:“万全之策惟有‘换血’,铲除祸患 。这样 ,陛下就可尽情享受人间乐趣了。”二世一听,乐得手舞足蹈。于是,一场“换血”大行动开始了 。大批朝臣先后被杀,连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们都惨死在屠刀之下。最后连李斯都遭腰斩 ,合家灭门。李斯一死,赵高便顶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亲信都安插到了权要部门 。赵高当了丞相后 ,成了秦朝的实际独裁者。渐渐地,他就想踢开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担心群臣不顺从 ,于是就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从此,群臣更加害怕赵高了 。
“混淆是非 ”和“指鹿为马”都有“违背事实;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指鹿为马 ”完全是故意的;并时有咄咄逼人之势;“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指鹿为马的主人公赵高把持朝政,为所欲为 ,颠倒黑白,正昭示着大秦即将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