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300字)
●●●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季羡林先生还是一位别具一格的散文家,早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创作并发表小说,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作品。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作的《年》、《黄昏》、《寂寞》、《枸杞树》等散文,直到现在,还是赢得一片赞美之声。近年来集结成册出版并为大众所熟悉的散文集也非常多,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季羡林谈人生》,感触颇深。
该书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季老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爱情、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谈感悟,细细品读,感觉自己在同大师对话,对人生的体会也随之得到净化和提升。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老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承担责任”“有所作为”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若非要要求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并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就有些矫情了。但是一个成年人能够在单位和家庭里都承担好相应的责任,还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在供职的单位里,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庭里悉心孝敬父母、培育子女,创造并保持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我认为,做到这些也是 “承担责任”“有所作为”,也实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季老的座右铭是陶渊明的诗作《神释》中的最后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老认为:成功来自于天资加勤奋加机遇,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不期而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是有我们自己决定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己要做的事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其他不必多虑。中国古话说得好:“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态的平衡。
书中季老强调:“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其实在生活中芸芸众生大都是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满的人,我们可以一直去追求完满但不必强求得到,只要脚踏实地工作生活,尽到自己的责任和本分,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畴内不懈努力,争取去做到最好,就活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