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2020年最后一天凌晨00:00,郭敬明发文向庄羽道歉。
看得出,这是一次精心布局。
之所以说是突如其来,是因为长达15年时间里,对道歉一事郭敬明从来都是避而不谈。
前几天,也就是12月21日晚,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发布联名信,指斥郭敬明和于正这两个有抄袭劣迹的人频频在综艺节目中进行话题炒作,呼吁不要给抄袭剽窃者提供舞台。
次日,这个名单上的署名人员增加到156位。
那时,郭敬明对此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示。
12月23日,新华社也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并追问谁在给劣迹艺人提供粉墨登场的舞台,如何遏制资本把“劣迹”当卖点的不良行径。
言辞犀利,鞭辟入里,可以说振聋发聩,各大官媒都进行了转发。
但那时也没看到郭敬明对此有任何反应。
与此相反的是,随着电影《晴雅集》上映,郭敬明表现的却异常活跃。
就算在平安夜里,郭敬明也不平安。
随后数日,郭敬明的心情都处在《晴雅集》上映后的激动又忐忑、兴奋又焦虑中,不为别的,一是票房,二是口碑。
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片,能不能挣到钱、挣多少钱是主要的。
口碑当然也得重视,郭敬明的电影作品,从《爵迹》到《小时代》,口碑一律扑街。
《晴雅集》能否力挽狂澜,从一开始郭敬明可能就很忐忑,欣慰的是,他得到编剧“鹦鹉史航”的力挺,所以一度激动的打字在抖。
但不管是对于156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的联名信,还是对于新华社的灵魂拷问,郭敬明都没有任何表示。
倒是对自己的电影不遗余力地拼命宣传。
直到下面这条新闻出现……
12月29日,央视播出一则新闻,题目是《136位网络作家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其中提到,要“拒绝跟风、抄袭、侵权盗版等行为”。
次日微博上,央视新闻又特意提到此事。
虽然这份倡议书并非特意针对郭敬明和于正等人,但里面提到的现象却将二人囊括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