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者:嘉兴朱道来 阅卷者:人民

  中新网嘉兴1月28日电(柴燕菲 王逸飞 张煜欢)百年前的一天,一列上海驶来的早班火车途径浙江嘉兴。列车上下来一群人,登上一条画舫,小船悠悠驶向南湖僻静处。   百年后的一天,一趟嘉兴...

  中新网嘉兴1月28日电(柴燕菲 王逸飞 张煜欢)百年前的一天,一列上海驶来的早班火车途径浙江嘉兴。列车上下来一群人,登上一条画舫,小船悠悠驶向南湖僻静处。

  百年后的一天,一趟嘉兴嘉善开出的跨省公交驶向上海枫泾。潮里泾河两岸的百姓,从此“串门”不必再“绕路”。

  那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一天,长三角一体化省际互联互通项目浙江嘉善县姚杨公路—上海金山区叶新公路顺利通车……不论是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节点,亦或当代寻常不过的瞬间,看似渺远的百年间,都回荡着历史之问的足音——如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过去两载的当下,历史之问也已隐现于这场联考之中。其中,作为成员之一的嘉兴,写出着堪称出色的答卷。

  在这里,向历史远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集蕴于心的奋斗动力。于近处细察,“更好的生活”就藏于一幅农民画,一张市民卡,一趟公交车,一个研究院,一份新政策里。记者在嘉兴采访时听闻的三句“没有想到”,正是透视中国统筹区域发展路径成效的最真实切口。

  公共服务的“同城时代”

  80岁的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居民沈金鑫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土气”的农民画也登上了上海浦东陆家嘴美术馆的“大雅之堂”。

嘉兴农民画 张茵 摄

  沈金鑫从10年前开始接触农民画,后成为姚庄锦绣农民画社的一员。在他眼里,姚庄和上海郊区虽“一河之隔”,但过去更像是“邻居”关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双方交流不断密切——“我们好像变成‘亲戚’,去开展览也更方便,就像是‘走亲’。”

  在交流中他发现,大城市里难得见到如此接地气的作品。上海的农民画比较讲究“艺术感”,而姚庄农民画更多几分农村生活的“真实感”——怎么种树,怎么插秧,画里“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的画在上海也很受外国人欢迎。”沈金鑫记得,当时有欧洲的游客看着姚庄农民画新奇不已,想要买走。农民画还能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欢?这是从前想都没想过的。

  “文化走亲”在长三角地区已非新鲜事。2019年11月,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下称一体化示范区)正式揭牌,浙江嘉兴嘉善、上海青浦、江苏苏州吴江三地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同城时代”。目前一体化示范区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已全力推进60个亮点项目。

  于百姓而言,在公共服务领域,“看病难”是常遇见的烦心事。眼下,随着一体化示范区“医保服务一体化”的实现,异地医疗资源正通过“一张卡”走向更深的互联互通。

  “以前到青浦看病,要先向嘉善县医保局备案,现在只要拿出市民卡一刷,当场就结算了。”嘉善的杨新(化名)患有高血压,自女儿在青浦定居后,她时常到青浦小住。过去为了配药,她时常在青浦、嘉善的医院两头跑。如今,一张市民卡就可解决两地的异地门诊结算问题。

  这是一体化示范区释放的创新红利。目前嘉兴已实现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2020年1—11月,沪嘉居民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269532人次,同比增加68.95%。计算下来,为百姓节约医疗费用2.68亿米。

  在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看来,长三角一体化的首要动力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浙江推进一体化、都市圈皆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最根本的宗旨。

  科技创新的“协同时代”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杨向东没有想到,常年带博士生的自己,会跑到嘉兴科技城,带领一帮25岁出头的本土工程师干成好几件“大事”。

  “在中国,知识只有转换成生产力才是力量。从高校理论创新到企业产品迭代从别人看来只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其实是‘万丈深渊’。”理论创新如何解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并实现产业化?五年前,杨向东带着探寻解决“万丈深渊”的责任感从北京来到嘉兴。

  办公室的座椅还没坐热,他几乎天天都在浙江各地企业跑,一家家寻找“需求”。直到有家企业提出:能不能对通过一张床避免人在睡眠过程中的猝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发表于 2021-04-05 13:04
  • 阅读 ( 259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腾龙阿财
腾龙阿财

665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