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道:不要盲目创业,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

媒体人辞职后,干什么?主要选项应该只有两个:要么打工,要么创业。其中,哪一个是最佳方案呢?从报社辞职的第二年,我的一位老朋友、老同事,也从报社辞职,下海创业了

媒体人辞职后,干什么?主要选项应该只有两个:要么打工,要么创业。其中,哪一个是最佳方案呢?

从报社辞职的第二年,我的一位老朋友、老同事,也从报社辞职,下海创业了。我们俩一起从市报考到楚天都市报,一直谈得来,最后连辞职创业也谈到一块儿了。但我们性格的差异其实很大,完全是两个类型。目睹他创业之初的艰难辛苦,连我父母都批评我:“你算把人家给害了!”

天地良心!我个人向往创业,认可创业这条路,所以在前些年,遇到很多朋友,我都会怂恿别人辞职创业,包括阅批官员、当警察的同学、公办学校校长,当然也有媒体人士向我当面探讨时,我更是坚决鼓励创业。

然而,近年来,我的思想发生了些许变化。也许跟年龄增长趋于保守有关,可能跟经济大环境不好目睹好多人创业失败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我想应该是,这些年创业路上的学习、历练,让我思想更成熟,考虑问题更全面,不再那么极端。

我现在的看法是:两个方案都是最佳方案——适合打工者去打工,是最佳方案;适合创业者去创业,是最佳方案。量体裁衣,衣服才合身嘛。

今天的我,仍然是创业的坚定支持者,选择创业的理由、创业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后面再聊。今天我想说说,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创业?即使从媒体辞职,最好的选择依然是换个单位或换个行业,继续打工。

个人以为,如下特点的人应选择打工——去合适的地方,找个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饭碗”。

创业之道2:有的人注定只适合打工而非创业!

从志向上看,只想过平常日子者

饱暖思安逸。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便有了“拿点工资能舒服过日子就行”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传统媒体界,也不乏其人。甚至许多人当初愿意进入传统媒体界,也是抱着这种心态的。

存在这种心态并无什么错误,尤其不能用“胸无大志”予以批判和鄙视。人上一百,智有高低——社会中的凡人,毕竟是多数。凡人们做如此想,非常正常。甚至如今许多高官名流也如当年的鲁迅先生,真心盼望子孙要“胸无大志”,过平常日子。细想想,当年革命先烈打天下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让后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吗?

故想“拿点工资求舒服过日子”者,心态正常,想法合规:你尽可以去打工吧——企业或单位也需要干具体事的员工。

从能力上看,无诸多创业素质者

创业当老板,不是如今所有传统媒体人的个体素质,都能胜任的。当然,人的许多方面的素质,是能够经过实践锻炼,可以形成并强化的。但确实有的人无论怎么去实践锻炼,也形不成那种素质。

比如服从型人格太明显的人,他这一辈子无论怎么实践锻炼,估计也只能当将而非当帅,即只能是块“在别人手下干事”的料。非要让他当帅或自己非要去当帅,则或者根本创不了业,或者把事情搞砸,或者对社会制造出负面麻烦,更或者让自己身心受损而影响健康甚至身败名裂。故这类人非要去创业当帅,显是不智之举。

从财力上看,无诸多资金要素者

创业需要资金。但某些传统媒体人却囊中羞涩,这也是办不成事的。

我这里说的囊中羞涩,并非说某人口袋里没有多少现金和存款,而是说某些人缺乏资金要素。

资金要素当包括:A、可以筹措资金的家庭背景;B、可以筹措资金的社会人脉关系;C、可以筹措资金的“朋友众筹”条件;D、可以筹措资金的“国家倾斜项目”的依托政策;E、可以筹措资金的本人办法窍门;F、可以筹措资金的网上操作实力。

如果某位书生气十足的传统媒体人,仅是会天天爬格子、当码农,且老家又处在千里之外的西部贫困山区的小山村,加上自己的所有关系都是穷朋友一群,则我劝你:省省吧,先去打工为上——首先解决“饭碗”,是第一要务。

对选择打工者的几点忠告

这里对选择打工者提出几点忠告:

丢掉幻想,停止彷徨,

该放手时就放手,

该转行时就转行!

收起打工犹豫背后的侥幸幻想

许多传统媒体人或者囿于在体制内的即得利益和舒适环境,或者舍不得头上的无冕之王光环,或者对外界行业存有畏惧……于是,至今还抱有“不想离开这里也还可以撑下去”的幻想——这是十分不当的打工犹豫心理。

对此,我这里忠告各位当事人一句:请您丢掉如下十分不当的打工犹豫心理。

A

我所在的媒体可是党报党台,

传统媒体再垮也垮不到我这里啊!

不一定。

我这里披露一个各地都广泛存在、收破烂最欢迎的尴尬事实:许多党报党刊发送到一些单位和部门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不将其分发到科室或车间班组,而将其堆积起来。推积到一定数量后,成捆成摞卖给收破烂的。收破烂的自然高兴:好搬好运又干净,收购价又低廉,何乐而不为?于是,长此成习惯,到点就主动上门收购。

形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报党刊的信息过时、作用减弱了:许多党报党刊的信息发布,最快也是三天前的信息。而微信、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和阅批网站,却在三天前就将信息发出。在读者提前就获知此类信息的情况下,大家有必要去花时间来炒你报刊这份“剩饭”吗?

这种情况现在还没有形成普遍现象。一旦形成普遍现象,估计多数党报党刋,就要改成电子版了。真到了那时候,党报党刊一旦与阅批网站合并、并以阅批网站为主,则党报党刊的形式性取消,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可能。

其前车之鉴,便是2003年的“全国县市报一律撤销”。

下一步,市一级的党刊和全国各地的阅批办报纸,有无可能会蹈县市报的覆辙呢?至于省级党委机关报,虽然短期内没有被撤销的可能,但撤销其某些子报和某些部门,有无可能呢?

B

我可是这里的“台柱子”,业务精,能力强。

即使单位裁员,也裁不到我这里。

靠不住。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笔王康鹏曾有一句感叹:“一个资深传统媒体人的反思——该放下‘内容为王’的圣经了!”

王康鹏的感叹就回答了“台柱子”的今后悲哀。业务中的“台柱子”者,“内容为王”之谓也——文章写得好,内容上乘,才堪称“台柱子”。但今后,却并非“内容为王”的时代啊!

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媒体,该以什么为“王”呢?我所知道的坊间舆论是:时效为王,标题为王,噱头为王,精准传递为王……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台柱子”还有人格上的特质:说话直来直去,办事敢认死理,不拉人际关系,不重上下和谐……如此,在一个单位今后决定人员使用和去留时,可能就是另一种“为王”了:大局为王,和谐为王,听话为王,亲密为王……

如此,自诩为“台柱子”者们,该不该考虑考虑自己的劣势性问题呢?

C

不求升迁重酬,

只要单位给份薪酬能过日子就行了。

这是许多家境殷实、或配偶收入丰厚的传统媒体人的普遍心态:我不求在体制内升多大官发多大财,只要单位今后能发我一份薪水,可以过日子就行了。

这也不靠谱。

微信朋友圈里一篇《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的文章,写到:“这位用生命采访新闻的业内老兵,现在只能拿到2000米左右的月工资。”

这可是天津市所辖一个传统媒体。现在的月薪怎么会发到“2000米”的极低水准呢——在西部一个贫困县城“混体制”的人,月薪也不止2000米!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米,即月平5630.75米。作为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端的媒体一线记者,天津市的那家传统媒体人工资,怎么不及全国平均工资的1/3呢?

结论很清楚,没钱。

在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少的今天,其单位经费来源只有靠财政拨款。而这种拨款类型,一般为差额拨款而非全额拨款。这种差额拨款的数量,几乎永远与单位实际开支需求的短缺性差距很大。

单位没钱,只有给员工减薪。

有人可能会驳我:传统媒体也算体制内单位,再減薪也不能低于国家的薪酬发放规定吧?

对不起,国家的薪酬发放规定,也不照顾市场经营中的落魄群体。

我国法规明确,传统媒体作为事业单位,其工资发放的标准,没有行政单位公务员的丰厚和刚性。即国家法规在强调事业单位加大绩效挂勾比例的同时,将基本工资的弹性幅度,规定到多至两倍的伸缩度。请看国家人社部《2015年最新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米至2800米,分别提高到1150米至3810米……

这就告诉你,传统媒体即使将员工月薪酬降到“专业技术人员的1150米”,也完全合规合法。真让你每月只拿到月薪1150米时,你还能把日子过下去吗——离喝西北风,就不远了!

创业之道2:有的人注定只适合打工而非创业!

转行应趁早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都在适应“互联网+”的转型和洗牌。在这种情况下,不想在传统媒体执业者,辞职必须尽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你现在离开你所在的这个传统媒体,那它可能在财力、物力还算充裕的情况下,会对你的辞职补贴比较优厚:如工资多发几月,五金发放可延续些时日,辞职费用足额一点等。辞职晚了,你的单位没多少家底了,就会减少甚至会取消对你的辞职补贴。

从另一方面说,在大转型时期你到新单位时间越早,进入情况就越早,熟悉业务就越快,干出成绩就越多,得到新单位的认可和同化,就越提前。所以,越早越主动!

除了客观外界这老、新两个行为客体,其出入形态有“尽早”取向外,你本人这个行为主体的出入形态,更显示出“尽早”取向:越早辞职转行,你越有年龄优势,先来早到优势,心理负担(婚姻家庭及社会关系对你的心理影响)较少优势,以及体能、智能和健康优势。

相反,辞职转行越晚,上述优势就丧失越多。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多数人的前途往往是一种难以预测的未知数。你的此类行动如早晚相差一年半载,结果可能就有巨大差别。

朋友,任何成功,都是蹈厉奋发、捷足先登者的专利;许多失败,则要吞首鼠两端、进退迍邅的苦酒。记住:越早改变,才是上策。

那么,我该到哪里打工呢?

首选类似行业或职业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代替传统媒的自媒体实在是太多了。即使在任何一个地区、甚至到镇村、或一个三五百人的小微型企业,都建有自己的自媒体。

这些自媒体包括以下八类:A、全国行政村及其以上各级阅批的阅批网站和县级及其以上各级党委、阅批内各大型部门的阅批部门网站;B、中央和省地县级中各类事业单位的单位网站;C、各类企业的自办网站;D、百度、腾讯、360等全国著名大型网站下辖于全国各地的各种线上子媒体平台;E、品途网、A5站长网、思达派、简书、亿欧网、派代网、虎嗅网、砍柴网、速途网、黑马网、雷锋网、猎云网等线上新媒体;F、联嘉云、阿里云、乐视云等云媒体;G、罗辑思维、今日平说等民间自媒体写手平台;H、各大城市的IED电子屏幕广告媒体宣传平台。

这八类自媒体应该是打工者的首选:去后可以驾轻就熟,快出成效。

大胆到其它行业去发挥自身特长

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自媒体单位,或你不想在自媒体干事,则到其它行业或单位去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是不错的选择。

传统媒体人的自身最大特长,是写文章。

当今之世的中国,几乎所有行业和单位,都需要写文章的人。有些单位特别需要,也即这些单位会给文章写手以很高的地位或待遇。

如今各行业或各单位需要写手们完成的文章类型,包括:A、行政办公文案(总结、计划、请示、报告、先进典型材料、领导讲话文稿、备忘录、会议纪要等);B、各种宣传文案(单位形象宣传材料、单位业绩宣传材料、个人形象宣传材料、个人推介宣传材料、理念宣传文案、宣传单和宣传册制作、宣传广告文案制作等);C、各种社交公关文案(社交公关策划文案、单位[企业]推介文案、各类交际函件、各类社交公关信件、危机公关系列文案、社交公关网上信息发布等);D、政工教育和人事管理文案(政工教育策划实施文案、政工教育材料制作、政工教育成果总结与推介、人事管理文案策划、人事管理成果总结与推介等);E、法律类文案(合同制作、法制教育及落实文案策划、打官司的系列文案等);F、企业经营类文案(经营策划文案、经营销售促进文案、经营宣传广告文案、经营开发文案、标书制作等);G、内部组织管理类文案(制度类文案、管理奖罚类文案、单位营造气氛类文案等);H、网上平台撰写文案(网上办公文案、网上信息传递文案、网上宣传文案、网上营销文案等)。

各行各业各单位有如此多的写作业务需求,从传统媒体出来的写手们,你何愁没有用武之地?

创业之道2:有的人注定只适合打工而非创业!

改行干其它活儿也为时不晚

或者某位擅长写作的媒体人找不到发挥自己特长的单位、或你不想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或者某位媒体人此前在传统媒体并不是干编辑记者、而不具备写作特长的,是不是大家就转行无门了呢?

并非如此。你改行干其它活儿,也为时不晚。

美国一个叫“哈伦德·山德士·肯得基”的60岁老头,用所发的105美米退休金转行开展快餐经营,苦干28年后,到88岁高龄时大获成功——创出后来风靡全世界的著名美式快餐“肯德基家乡鸡”。

而当今中国那些进城打工的乡下农民们,至少有10%者是五十岁以上乃至六十岁挂零的老汉们。这些人今年干这活儿,明年干那活儿,甚至工种一个月一换,还不照样胜任。

与这些“转行老人”相比,我们这些远不到五、六十岁的媒体人,拥有知识、见过世面、阅历丰富、视野开阔、耳聪目明、年富力强,要转行改业去做新事,难道不是太有各种优势了吗?

打工之后仍可创业

许多创业者并不是要一蹴而就,一转行就去创业的。可以到新行业先打打工,了解些信息,探究些水情,掌握些技术,积攒些人脉,这时便可开始自己创业了。

这条“打工→创业”的人生成功之路,案例远非十万、八万。

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老板,都是从打工一族成长起来的。即便是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也是在打工历练合格后才上岗接班的;而10年、20年前内地到沿海的打工崽,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在内地办实业的大企业家或小老板;包括马云、董明珠、俞敏洪等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家,当年走的也是“打工→创业”这条人生成功之路。

从媒体辞职的朋友们,虽然我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创业的话题,但你不一定非要创业不可。打工也是出路,打工必须趁早,打工同样有前程!

  • 发表于 2021-04-10 15:33
  • 阅读 ( 31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黑白网络
黑白网络

7973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