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特高摩天大厦
10层以上高楼
5-7层火柴盒结构
第一种一般都在100层以上,这种建筑的设计在抗风,抗震等方面都经过了大量论证,为了更高,就需要更有韧性,更结实,更符合力学原理,所以结构上多采用管状、使用钢柱、桁架、材料一般是钢材、铝材、玻璃、防火材料等,内部加装阻尼器。这种高楼一般不会建在震区,一定要建在震区的,比如台北101大厦,日本的阿倍野HARUKAS,都需要深打地基,灌入高强度混凝土,然后焊接非常粗的内外钢筋骨架。如果不是遭受像911那样的破坏性袭击,高温,高热对大楼主体产生了侵蚀,对其结构造成破坏性打击,那么这样的大楼一般只能被超强地震摧毁,如果不得不居住在楼宇密集的城市里,遭遇地震时如果这样的楼倒塌了,那么其他的楼基本也没救。
第二种一般是10层-30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楼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就是先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整体框架。钢筋密度和强度达到一定程度,这个楼的骨架就相当结实,遭遇地震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也就是相当于你在一盆泥沙里深深插入一截竹子,无论怎么晃这盆泥沙,这根竹子可能歪掉,但是不会折断或者碎掉。
第三种一般就是常见的居民楼,5-7层,这种建筑是最简单的火柴盒结构土木工程。就是和搭积木是一样的,柱顶过梁,然后盖预制板楼层,然后一层一层向上铺,这种建筑的强度,韧性都是有限的,遭遇地震以后,这种建筑在强震中,如果梁柱遭受外力,错位或者被损坏,则容易垮塌。
而如今一些新的居民楼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浇筑框架,所以抗震能力是大大提高了的。
可以看到花莲地震中有的楼的整体结构并没有损坏,只是住在底层的人很悲催。
那么住在高楼里遇到地震该怎么办呢?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因为如果楼的质量不达标,遇到强震的话,楼如果倒塌了那么谁也跑不了,即便跑到楼下也难免被砸到,所以感觉到地震来了的时候,不如就地寻找更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了再跑到楼下,以免再受到余震影响。
那么在高层楼房里应该怎样,避免地震的伤害呢,其实应该主要避免的是被家里的重物砸到,所以要尽量远离悬挂的东西,最好站到承重墙的墙角,因为这里的墙比较结实,身体也可以靠上去不至于被晃倒,至于用不用跑到卫生间躲避,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必要,通常卫生间空间较小,而且这里不缺水,但是这是因为顾虑房屋倒塌才这样想的,这是高层楼房,不用这样考虑,而且很多家庭卫生间中悬挂有电热水器以及通风发热的电器,弄不好也是容易被砸到的。
地震的时间通常都很短,让人虚惊一场的时候比较多,如今建筑物的质量都比较高,只要不是遇到烈度特别强的地震,房屋倒塌的现象是很少出现的,如果能防止被家里的重物等东西碰到或者砸到,基本上就安全了,地震过后要检查一下,房屋里是不是有漏水、漏电、漏天然气的情况,防止次生灾害也很重要。
另外地震来临时还有个方法是需要往外跑的,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候赶紧开门跑到步行的楼梯中,这样不用等电梯,而且由于楼梯的空间较小,里边也没有什么重物悬挂,安全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何况楼梯本身就叫安全通道呢。
有句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真的,11年打工遇到过,大约在4到5级的样子,当时在3楼的床上,震了一下,没感觉,真的没感觉。震完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哦!地震了。最有意思的是,当时厂子是在用餐时间,地震时,大家都在用餐,只有厂长第一时间跑出去了,还跑的飞快。就他一人,就他一人就他一人哈哈是不是特厉害首先,无论是住在底层还是高层,地震来临时,首先要找到柔软的东西或者用手护住头部,找桌子或床或能够躲避的比较坚硬的遮蔽物下躲着。如果你家桌子缓缓悠悠,一踹就坏,那也不要用。同时,注意不要在吊灯或者书柜、衣柜等倒下的范围内。
一般地震最先到达的是P波即纵波,表现为上下震动,其破坏力最弱。然后,来的是S波即横波,表现为前后左右抖动,比较危险。此情况下,在最初那波震动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P波与S波中间的那十几秒或几十秒间,快速跑出去,跑到空场地等安全地带。当然,住在高层的人就不用想趁着十几秒跑出去了!!不要往下跑,更不要紧张到跳楼!!
为何不要向下跑?第一是短短十几秒时间,高层很难跑到最下面。而在楼梯道中,没有遮蔽物,上面晃动下来的东西很容易砸到人。
我们看这些地震灾情图就会发现,通常在比较大的地震下,高楼梯会向某一个方向倾倒,由于受到重力的原因,倒得那个方向下面的楼层毁损都会比较厉害。因此尽量不要向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