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问:叙述和描写有什么区别?他们是什么关系?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宗璞在《湖光塔影》写的一段话:
月光在湖上有一种特殊的心情。湖的西岸有一座带钟亭的小山。山坡上有树、草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里,有些局促。顺着小路绕过山角,眼睛突然一亮。我看到月光明亮地照耀着,水面似乎比白天宽得多。水波承载着月光,不知流向何处。但是北岸树上的灯光很快就显示出湖岸的线条,透露出未名湖美丽优雅的风。行近岸边,长柳摇曳月色湖。水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影,天道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湖中心的小岛郁郁葱葱,既空灵又真实。地上的月光和湖上的不同。湖面上的忽隐忽现和跳跃,就像音乐中的轻拨弦;地上的迷茫和空虚,就像是水墨画里的笔触参差不齐。
沿着这条路向东走到一座小石桥,然后向右转。这是一个与无名湖相连的水池。水面不大,有三个斜坡,使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混有岩石和青草。月光照进密林中幽深的池塘,寒光倒映在水中。真的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有鹤过水,以此来说明“寒塘渡鹤影,冷月照诗魂”这首诗。
请看,这段文字写得一丝不苟,美轮美奂,叙述与描写的结合堪称完美!
我之前说过,所谓的叙述,就是讲或者写前后的故事。叙事重在解释。上面这段话讲的是作者行走在未知湖面的月光下。作者的行踪很明确,那就是:循着小路,绕过山角;近岸行走;沿着这条路向东走到一座小石桥。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觉得仿佛是在和作者同行。但是,如果是这样写的:那天的月光很好。我沿着湖边的一条小路走,拐过山角,看到了宽阔的湖面,月光下格外美丽。沿着这条路向东走到一座小石桥,向右拐,看到一池与未名湖相连的水,很深。月光下,这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这主要是叙事。作者行踪清晰,但眼前美景无法欣赏;要展示美丽的风景,你必须依靠描述。
所谓描写,就是描绘,把要写的人、事、景、物以立体的意义反映出来。形、色、动、静、声、情……让人看人如其人,闻其声,看其形,仿佛走进了作者所描述的场景。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1812-1880)曾经说过:“当你走过一个坐在你店铺前的杂货商,一个叼着烟斗的看门人,一个马站,请向我描述一下杂货商和看门人,他们的姿势和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用艺术家的手腕传达他们全部的精神实质。请一句话让我知道,马站里有一匹马,前后五十匹马是不一样的。”这种高超的艺术靠的是描写,描写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仔细观察和把握其特点。上面这段话因其动人的描写而让人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如:“水波挟着月光,不知流向何方”——既表现了月光下的湖泊动态,又暗含着湖泊的开阔;“长柳摇月色湖光”——既描写了柳与湖水的亲近,又表现了月色湖光和杨柳摇曳的动态;写月光,“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就像音乐里的轻拨弦”,“地上的迷茫空虚就像水墨画里的参差笔法”——用音乐和绘画,分别写出水中的月光和地上的月光的冷漠无情的状态;“月光照进密林中僻静的池塘,寒光倒映水中。真的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有一只鹤在过水”——通过联想和想象,引用“寒塘渡鹤影,冷月照诗魂”的诗句,打开人们美好的想象。
作品中生动的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层韵味。而描写永远离不开叙述。旁白就是画一个“轮廓”来描述,画一个“分支”来描述。描写等于枝头生下一朵花,与叙事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叙事提纲,只能是一堆华丽的文字;叙事如果没有用魅力来描述,就会变成一根没有花的孤独枯枝。两者自然结合,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和生命力。叙事,我们通常称之为以叙事和描写为主的作文。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