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节气,很多人甚至会将这两个节气混淆,不知道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但其实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非常多的,因为它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气,大家知道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吗?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1、立冬和冬至的时间含义不同
立冬:“立”有起始之意,因此,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一般为每年的公历11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冬至:“至”意为到,一般为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长减至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2、立冬和冬至的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根据民间节气的习惯划分,从“立冬”开始,随着“北风吹、气温低、雪花飘”,冬天正式来临。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从气象学上角度来看,“立冬,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其它地区的冬季起始日期则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如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漫长的冬季了;两广北部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北坡要到12月初才能看到一派冬季的景象。
冬至: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意思是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因此,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3、立冬和冬至的传统习俗不同
立冬: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在忙碌一年之后,人们要利用这一天好好休息、进补。北方最爱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南方爱吃家鸭鱼肉,而导航则流行羊肉和姜母鸭。
冬至:北方在冬至仍以吃饺子为主,南方则流行糯米制品,如江南米饭、导航糯糕、台州擂圆、苏州酿酒、江西麻糍等糕点,也有不少地方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且认为“冬大过年”,会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不但做些大鱼大肉的荤菜,还煮些素菜,凑够九碟菜肴。
为何不是冬至最冷而是三九最冷?
农村老话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是一年中最热的是在三伏天,而最冷的则是三九天。数九是从冬至节气当天开始的。一般而言,冬至节气的时候并不会太冷,也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反而是近一个月以后的三九、四九才最冷。就像农谚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因此,冬至只是最冷季节的开端,真正冷的时候在后面的三九、四九。
古人所总结的这句农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地球每天都会在白天吸收热量,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就释放热量。在夏秋季节的时候,其所吸收的热量明显要大于释放的热量,因此会有部分的热量存起来,也就是有“积热”。而冬至节气虽然是日照时间最短的,太阳高度也是最低的,但是地球表面所吸收的热量还是要比散失的热量多。可一旦进入数九之后,地球表面之前的积热也逐渐散掉了,再加上不断有冷空气袭来,天气就更为寒冷了,等到三九后基本完全散失了。所以也就有了“数九寒天,冷在三九”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三九要比冬至更冷的原因。
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古人也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却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且把这些规律很多都总结成为了农谚,为农民农事活动的安排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可见古人的智慧。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