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前,江苏宜兴籍的留法青年学者胡焕庸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整个地理学界为之轰动,并将此线命名为“胡焕庸线”。这是一条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是一条总体上区隔土地肥沃与贫瘠的分界线。当年,“胡焕庸线”东南一侧的土地供养着全国96%的人口。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暗合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蕴藏着神奇的规律性和生命力。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中国的发展问题,先天上就受到自然条件禀赋差异的严重制约。
656万:“宝贵财富”和“有生力量”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中国铁路之父”、欧美同学会创始人之一詹天佑如是说。
1978年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14万人,增长6.25%;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1.73%。
“实践证明,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党、国家、人民为拥有并将更多拥有这样一大批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013年10月21日,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好总书记指出。
如何让那些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有着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情?
在国情认知的基础上,如何体现自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
面对不断增长的流入流出的曲线和日新月异的供给需求,如何凝聚共识、发挥作用,形成留学人员群体的磅礴合力?近年来,欧美同学会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探索出了一条立足基层、针对基础、面向基本的有效路径。
“知国情话自信”:那些到达的地方
欧美同学会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2017年以来,欧美同学会策划多场“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会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座谈、考察、调研等形式,贯彻落实关于“增进留学人员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加强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的指示要求。
2017年6月,欧美同学会举办首届“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会,尝试采用以对话、恳谈的方式在双向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张志明教授以“中国共产党:道路、制度自信”为主题作专题讲座,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史入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苦难与辉煌,通过国际视角运用数据和实例比较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建立与国际社会的赞誉。吴玉华、李新玉、李鼎鑫三位海归代表结合自己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切身感受,对主讲嘉宾的观点进行了有效呼应和印证。
2017年7月,第二场“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活动在京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毓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文昭以“中国共产党:理论、文化自信”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中央党校教授孙劲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教授连劭名,时任北京市延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金利等围绕“留学人员如何树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展开对话。通过交流互动环节,解答了在场留学人员关于道路、制度方面的问题和疑惑,加深了留学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道路、坚持中国制度的信心。
“广大留学人员越知国情,越增责任感;越知世情,越增自信心;越是出国越是爱国;越是比较越是自信。通过开展适合留学人员特点的思想教育方式,在主客体的相互交流中受到自我教育,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树立‘四个自信’。”正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所说。
“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会一方面组织留学人员代表赴嘉兴、六盘水、延安等地,追忆伟大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全国的留学人员代表从陕西梁家河到河北正定、从福建厦门从福州,从浙江到上海等,增进广大留学人员的情感共鸣、思想共鸣、实践共鸣。
西安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冰一直记得2018年的“知国情话自信”走进陕西活动。11名“海归”来到梁家河。在这里,他们亲眼看到了总书记带领村民修建的沼气池、淤地坝和知青井,亲耳听到了总书记与村民同甘共苦、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亲身体会到了总书记的坚定意志和人民至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