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微商趋势、学会这些微商玩法!
触电会在武汉召开了一次线下会议,触电会员大咖聚在一起赏樱花聊微商,这次聚会又发酵出了满满的干货内容,以下是武汉触电会议的全程记录,内容有删减。
一、龚文祥谈开年以来的几个微商趋势。
2017年的微商开局是很不错的,现在很多会员都在为微商的弊端做一些补充和探索,今天我也分享一下我所看到的的几个微商行业趋势:
第一,舆论环境还比较好。
在两会上,腾讯表明了不会管微商行业,然后国家工商局也发布了相关文件支持微商的创新发展,之后湖北工商局也跟着发布了一个一号文件明确的支持微商。其他省市如安徽同样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所以,在国家工商局委婉的表示支持微商创新、但要加强监管之后,各地省工商局就直接列入文件支持微商发展了。
同样,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很多人担心微商会被打击,但并没有。由此可见,目前微商的舆论形势还是比较好,大家可以放心的去做。至少不会有什么政策上的风险。再者,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也强调了要解决就业的问题,微商不管怎样还是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第二,大家以前讨论的弊端,现在可以去探索。
分享几点我所看到的现象。微商跟直销的结合是一种新的趋势,因为微商人都很学习,且是中国目前最学习的行业,只是其名声不太好。但是现在我看到了两个解决方式:其一,很多微商开始跟直销行业有牌照的企业结合,比如我们现在有两个会员(天使哥和伊酱)就已经跟中脉开始合作了,他们实际上看中的是直销牌照,如多燕瘦有了这个牌照的挂靠以后据说半个月的时间,在导航就招了3000个代理。
现在中国差不多有80多个公司拥有直销牌照,但他们都没有做微商,中脉还是第一个。其实有牌照的意思就是合法化,但直销和微商的对比还是有很多点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直销做得很久,他们动不动可以做到30年甚至更久,再比如他们的产品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他们的团队也比较稳定。
第三,微商人的身份开始正规化。
如之前我所参加的云南白药、同仁堂等的召开的发布会,他们都强调给微商人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后的称呼都不叫代理,而叫兼职业务员。如果有做到总代级别的他们还会给对方购买五险一金甚至颁发一个证书。所以这个在身份上的变化值得大家关注。
第四,新微商零售终端卖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之前摩能国际总裁万兵在触电会群做夜话分享时谈到他们强调的是终端卖货,以前很多小白代理600米进的货,80%都被他们自己用了,这也是我们整个行业一直被外面的人攻击的原因,说微商层层压货。当然,一定的囤货是有必要的,也没必要妖魔化,传统生意哪有不囤货的,但是要健康的囤货。棒女郎就提出,要拿50%来用,另外50%卖给身边人,但是以前旧微商主要是自己用,所以以前的微商是以招商为主。但现在大家都在强调如何真正的把货卖到消费者手里,而不是放在代理手里。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就健康了
第五,直营微商越来越成为这个行业的标配。
我相信以后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粉丝经营部或者叫直营微商部。直营微商既是我们触电会的独家发明,也是我们发财的工具,但是以后中国传统企业都会有这个标配。都会有企业私人号,即使电商做的很成功,但只有把所有的粉丝导到私人号,才能让一个企业至少经营10年。所以这也是最健康的一种微商模式,即一对一的去卖货。
第六,微商线下结合的现象还是很明显。
电商已经往线下走了,同样的,新微商也强调往线下走,线下微商依然是现在最好的趋势。
任何事情有争议才是好价值,只要敢做微商,就能赚到钱。以上就是我所看到的开年以来的几个微商趋势。微商跟直销行业的结合、传统企业给微商人的名分、大家开始真正的强调把货卖到零售终端,至少50%是在囤货,但50%一定要放到终端,50%自己用,50%卖给身边人用。总体来说,这些都表明了政策和形式越来越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去做,大胆的发财。
二、触电会员大咖聊行业形势,各抒己见,干货满满!
李剑:欢迎大家来到武汉,相对于线上,我更喜欢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我真正的干货其实应该是电视购物或电商直营的领域这一块,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这一块的内容。之前触电会进来了一个新会员——任春雷任总,我与任总相识于10年前的一次电视购物活动的聚会,他原来是做软件的,但是他通过电视购物的模式得到了迅速的爆发。
我与他相识之前主要从事的是IT行业,做硬件和软件,当时服务了很多电视购物比较大的公司。但是干了好几年觉得还没有别人一个月挣得多,当时也没想过要转型,直到和任总相识。所以就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这个行业。
我从2003年就开始做电视购物,却并没有赚多少钱,之后还亏了不少钱,但我相信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坚持了半年后的两三个月之后我又赚了上千万。电视购物的核心就是想尽一切方法获取最低的流量。
电视购物在10年前是媒体经营成本非常低的时候,因为当时的电视广告没有时间限制,获取一个客户成本最多也才50米,50米带来的成交率最低也能达到70%,并且客单价在当时是100米左右。2013年转型进入电商的时候,电视购物的经营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当一个行业达到一定发展的时候国家都会去管控,所以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和媒体就在宣导限制电视购物了。
但是这个行业依然在发展,在目前的领域里,医药和保健品已经不能在电视购物里投放,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之所以能够继续,原因是因为我原来是做IT的,我们自己的系统解决了一些问题,并且电视购物的本质我非常清楚,很多大客户运用我们的系统解决了一些问题。
当时大家都是粗放型经营,因为获取客户成本低,所以只要被人能验证这个产品,能买到这个时段,并且有足够的的试错机会的资金就100%成功。我们当时创造了一个全媒体营销系统,我们可以帮助客户精准的分析每一档广告的成本,所以我们也是在这一点上创业成功,得到爆发。有了这个经验之后,2014年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的成本太高,无法进入电商行业。
关于电商行业,我们做过研究,因此没有进入淘宝京东这一类,因为它忠实的还是平台,所以最后我们还是选择把客户引流到我们自己的平台。我们在电商投放和电视投放上基本没有障碍,主要运用的还是电话,同时我们也在各大网站上投放,很清楚每一个点的成本。
我们成功的秘诀:一,首先要保证必须有持续的流量,无论成本高低;二、整个运营的漏洞及运营管理的能力,是对整个团对运营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我发现一直是我们在求媒体,这样的循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在来到触电会以后,我的内心触动非常大,因为在这之前我认为微信是最能解决我以往担心的问题的最佳模式,但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有感觉,所以来到触电会之后,就对目前的战略调整形成了非常清晰的思路。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新思路:
第一点:我们发现很多人微信做的很好,以微信为新媒体的直营领域里,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才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流量引入的方向在未来主要是免费,真正的免费体验免费领取,或者低客单价体验领取,让用户感受到品质信任和服务,这样同时去做长远的用户需求。但这样对整个运营的背后的人才要求实在是太强,比如产品的文案能不能更加人性化、能不能更加接近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对我们挑战最大的就是人才结构的改变。因此,现在我们把人数减到了最少。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不管原来做的怎样,一定要把人数减到最低,维持原有业务然后从零做起,重新招人。但是我们发现关于人才的问题在招聘上也解决不了,所以我们就想在今年做一个关于新媒体领域的公益人选。从各行各业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等去发掘培养这样的人,将他们发展成我们的工作员工或合作伙伴。毕竟,我们想把人才的路走得相对稳健一点,然后在我们原有的基础上放下身段,把微信结合原有的电视及电商模式去做。
第二点:产品,产品上尽量不要去做太暴力的产品,要做低客单价常稳。
第三点:很多人在问加微信的细节,但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一个小规模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定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先从小点切入找感觉,然后再慢慢去扩大。
以上就是我们要转型的几点思路。
电商老龙:我主要是做流量为主,原来也是做IT的,原来喜欢一个人干,做独角兽。或者有两三个人的小团队每月赚五万、八万我就觉得非常高兴了,因为在2005年能赚到这些我觉得很满足。那时做各种各样的变现的手段还比较来钱,且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认为只要有口碑就会有人过来,所以那时过得很安逸就忽略了后面发展的一些前景。
直到2010年发现营销在中国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产业,在2008年就开始有做邮件营销、qq营销等大规模现象的出现。并且那时获取流量的成本低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叫零成本流量。同样的,每一种草根流量的打法在运行一到两年以后就会开始被监管,所以流量的成本就会越来越来越高,于是我们就开始转型到下一波。这几年我们经历了QQ群的营销、微信公众号的营销、微信群的营销等,现在感觉到各种营销被腾讯系监管得越来越严格。下一波我们就要思考怎么样做一个低成本的流量、持续更新型的流量。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大量的获取流量才能做营销呢?或者说在微信上为什么一定要主动加别人去获取流量呢?其实也不一定只有微信和QQ才能获取流量,我们可以把思路放宽一点,比如陌陌、探探等很多社交群软件。社交类软件现在是最火的软件,他运用的就是人性的社交驱动、金钱的诱惑。像比如探探的引流,其社交的粘性度非常高。
我有一个朋友长得很帅,他用了他身着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的照片来做头像,他下午4点左右到深圳,到了晚上九点就有33位深圳本地美女给他打招呼。而且他还做了测试,只要他和对方聊天,10个里面有7个会给他微信号。以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人的内心还是很孤独的,人需要简单的、有效的、直接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
其实现在微信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微信的沟通交流过程已经变得非常脆弱,通过主动去添加好友就可以发现通过率其实很低了,现在很多人都是用被动引流的方式,即群控等方式、添加附近的人等。但很少人会打开附近的人,因为骚扰太多。所有微信的社会需求已经被弱化了,但微信确是一个最终沉淀的地方,即使结交了很多朋友但最终发生关系的还是在微信上。
如何引来这些有效的数据呢,我们何不在别的社交软件和社交媒体上做一些探索呢?比如我们买100部手机,在上面都装上探探,并且都虚化出资料,这样都能够获得很多精准的粉丝,然后再通过客服的对话把它引流到微信上进行沉淀。
所以微信是一个最终的鱼塘沉淀池,每天精准的积累一点,长期下来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微信直营的一个核心秘密。前端的流量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低成本流量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传统的方式来打广告、做竞价已经无法克服成本的问题了。
电商老龙:我们其实前端是不学习的,我们赚的就是后端的钱。我们现在低成本的引流还是可以做到几毛钱引一个。现在很多淘宝商家采取了新的玩法,他们会告诉已有的粉丝群体,把现有的客户转到微信上去,然后通过客服进行营销。现在的人是很懒的,很少人会用大量的时间去淘宝上慢慢挑选,所以但凡商家和客户的关系好一点,带有社交属性的话,转化率和复购率都会很高。现在有很多商家已经这样做了,且销量是原来的几十倍。
互联网营销有一个公式是流量+转化=学习,我本人是做流量转化的,主要精力放在流量获取。流量获取分为低成本获取和高成本获取。关于低成本获取,我们是加了很多个社群,我们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一定会有效果,这和做印刷是一个道理,印一张成本很高,但是印一万张成本就很低了,把事情放大了以后带来的流量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现在很多人获取流量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技术支撑:。很多人获取流量的方式都是靠人传人、通过生活当中的人际口碑传播的方法,但这样却没有实用技术。做互联网应该本来是有技术含量的,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自建流量池,即自建QQ、微信上来的流量,把这些流量汇集到一个池子里,最后把它沉淀在QQ号、微信号和自媒体账号上等形成矩阵化的营销。然后我们每做一次广告,这些流量都是由我们自己在掌控,我认为这才是未来真正的直营微商的趋势。
其实我并不看好微商跟直销的结合,因为微商看中直销无非就是有牌照,然后可以无限级分销,但我并不看好。如果微商能够运用技术手段,自建流量池,把现有的客户和合法的数据导进去,然后再配上合理化的新媒体的人才运营以及后端的数据分析,这件事才是真正的最高级、最牛逼的微商模式。
(廖桔)廖江涛:我说我有两万多个付费会员,可能大家不太相信。我的会员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在线上开课讲直播课程。最开始,听我课程付费的是200多人,后来就越来越多了。我的一次直播讲课创了一个记录:一个小时收了12万块钱,加入了几百个会员。2016年的有一次直播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也收取了30多万块钱,980米的会友费一下子吸引了几百个人加入,我早期的会员就是这样子建立起来的。
直播和网红我自己也在做。我的会员里有一些做的不错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有个会员叫姿美堂,做保健品的,他们其实是模仿禾葡兰做的。我觉得在保健品这一块儿,他们的直营微商还是做的不错的,因为他们的300个微信号平均每个号能做到5万块钱,单号单产比较高,300个号每月都有上千万的营业额。而我主要是他们的顾问,帮他们做提升,让他们从2万的销售额提到3万、5万。现在,他们的部分微信号可以提到8万了。他们做的最高的一个单号每月也能产生40万。这种直营模式的背后当然也有一套方法论和体系。
关于代理微商模式,大家应该都知道做减肥的脂老虎,他们的核心高管也是我们的会员,他们去年的线下会销做的很好,运用代理微商模式+会销的结合持续不断的做,一场发布会最高能做到2个亿的回款。去年他们做了10亿的回款,今年的目标是要做50亿,目前他们开年的势头也非常好。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有几点核心认识: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直营微商,投入了很多成本,包括群控、人工、机器等,但从我身边的人观察来看,真正能学习的很少。其实这就是追求一个指标,即单号单产,单号单产高才能学习。要怎么做呢?
直营微商模式的核心就是:会员制。一个号只能加五千人,所以流量是有限的,该从哪里提升?我们可以从客单、转化率、复购,依次来提升产出。成为好友远远没有达到客户的层面,到了客户的层面也远远达不到会员的层面,所以我们要建立会员制零售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微商直营的法门所在。要不然我觉得都是错的,再多的招数也没有效果。
再讲讲代理微商,刚才说微商和直销的结合是现在的一个趋势,我也谈谈我的观点。我认为微商其实就是直销的升级,就是多层次的网络营销,这是他们最本质的关系,所以只要结合在一起去研究就好了。他们的差别又在哪里呢?传统的直销现在已经日薄西山了,因为效率太低成本太高,并且渠道效率也很低。而现在的微商是直销渠道的效率提升,所以微商其实也就是直销的升级。从哪些方面升级呢?一是拉人头的效率升级,二是付钱的效率升级,三是管理效率提升。所以本质来说微商就是直销的升级。
只是因为现在的微商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如产品法规税收、管理招商方面及其他相关不规范,所以以后的这些方面也会逐步规范。等这些规范了以后,微商就是新的直销。
龚文祥:直营微商会员制我觉得是一个新的理念。这种新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对比一下目前直销的微商跟纯微商:直销微商的结合门槛非常高;再者其面对的人群不一样;他们是以传统老板为主;其成交的金额也不一样,有牌照的直销公司现在是微商的十倍以上。
11个1: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直营方面的一些新感悟。有段时间我们一直很困扰团队复制的问题。团队复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流量,二是内容,三是产品体系,四是销售。这四个环节都很重要。
我们最难的环节是销售团队的复制,因为这个环节不能伴随其他三个环节同时复制,所以导致我们公司和团队的发展比较慢甚至往回走。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想这个问题,现在初步的想法就是在不大幅度降低粉丝质量的情况下把推广费用从30万提高到300万,并且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同时保证粉丝质量不会下降太多。
关于内容环节的复制,我们是从去年开始逐步重视。去年我们有一类产品配的是5个内容人员,今年我们会增加到20人的内容团队。
关于产品体系的复制,微商代理的产品体系都比较简单,微商直营相对复杂一些,但我们跟传统的相比却非常落后,所以我们会把产品体系变成重要的东西。
关于团队的复制,我的想法是采用加盟制。使用加盟制可以让我们在一年之内做到五千个项目。加盟制之后再实行空股制,依次管理各地的分公司。我们要输出推广体系、产品、内容、管理体系及整个流程,包括一系列的管理软件。我们之前开发了一个软件,在市场上排到了第一,有别于其他软件公司,我们主要是从应用方来开发。今年我们还会上新一个新的软件,其市场占用率应该还会排第一。我们想在做好前面几个体系之后,用加盟制来复制团队,在一年的时间内,把团队做到五千人以上的经营销售团队。以上也是我最近半月以来的销售心得。
宋闯: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961之前在做的事。我非常感谢触电会和龚老师。特别是在去年郑州触电会之后,961就有了一些变化。比如我们跟触电会会员小雨佳衣舍进行了一些合作,961现在控股小雨佳衣舍51%的股份,并且今后还会有很多的合作。比如现在在线下店涉及到了很多单品,我们会在线下做一个产品体验。线下结合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点工作,我们双方也会继续营销的结合。961在触电会这样的一个圈子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2017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所以也有很多设想但还没有去实施。再次感谢触电会和龚老师。
龚文祥:宋闯和很多会员发生了很多采购并购的合作,我作为牵头人感到非常开心。我一直坚持真诚付出就会有收获的观点,触电会内部合作的好处就是不用太担心诚信和口碑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多合作,相信武汉这一次50多人的聚会也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合作。当然触电会也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合作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大家具体的操作了。
叶绍君:我之前一直做乳胶枕和燕窝,原来的这种渠道相对要特殊一点,这个渠道相对封闭,同时也有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其分裂性非常差,分裂的原动力也不强。最近我们也测试了一些直营的项目,所以我讲讲对直营的一些感触。直营主要是抓粉丝导入以后的通过率的问题,我们刚做测试的时候其通过率是12%左右,但现在大概可以做到27%左右了。对于每个号码设置,我的要求是非常严的。无论是头像还是签名等我都有自己的要求。
那天和会员淡定一起吃饭,他说要无限的勾起客户的好奇心。我是这么做的:第一,从头像上下功夫,不能是正脸照,一定得是半身照或全身照,而且不能把人的面部表现得非常清楚。这样才能让他有点进去的冲动。第二,关于签名的设置,我的思路是:“我想和你交朋友,你加不加我无所谓”。通过这种方式去优化。
当然我们吸的粉并不像其他电商导进来的粉,我们吸的是半泛粉,大多数还没开始做营销。而对于所有号用的素材也全都是真实的,全是我们自己找的真实案例。除此之外,我觉得直营还有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数据的分析,不能光凭感觉。以上也是我要分享的如何设置微信头像等的方法。
青海:现在和很多朋友聊天,大家都反应做电商很难了。也许今天能学习,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而微商不一样,微商是一定都能赚到钱。我们现在也在想办法建自己的流量池子。怎么才能最低成本获取流量?原来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我觉得微信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我们就只要想办法去裂变就好。现在获得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靠裂变进来的,但是裂变的前提一定是要去研究用户。
我们做裂变有两个方式还是不错的:
第一是送礼物。这种方式可以真实、精准的吸引宝妈粉丝。比如我们有一次我们提高门槛要求加满68人我们才送一本书,后来发现妈妈的能量太高了,有上千人完成了这68人的邀请,而且这种邀请进来之后再邀请进来的都有上万人。所以这是我们快速吸粉的一个方法。
第二是送产品。我们做了一个亲子阅读,亲子阅读的这个活动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的APP重点推的是“讲”的功能,而其他很多APP的重点是“听”的功能。我们组织了一个21天给孩子讲故事的活动,把讲的故事记录在APP上,这样可以方便以后再听,而这一点打动了很多客户。因为坚持21天会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很多妈妈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就说只要坚持21天就送一套书。对我来说,书的成本也不贵。但是中途不能断,否则就要重头再来。
我们发现参加活动以后的很多人成为了我们的客户。很多人完成了第一轮之后,尽管第二轮的门槛变高了,照样还会参加。我们其实也就是运用了用户的性价把控,现在每天都有几万人在讲故事。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把微信号粉丝等变现,我们首先会从卖货的方向去做,因为我们的群体都是很重视教育的,所以我们会从教育付费课程等发面去考虑,去做一些探索,继续往外扩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