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追月节、玩月,既然说到了月,中秋节又怎么能不赏月呢?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是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习俗,但如果让大家正儿八经说出赏月的由来大家能说明白吗?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中秋节赏月寓意吧!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
1、祭祀月神
中秋节最早的起源就是祭祀月亮,虽然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人会在这一天专门祭祀月亮了,但是还是有着赏月的习俗,这就与中秋节最早的来源有关,象征着人们对于月亮和天象的崇拜,是民间不可或缺的中秋节活动之一。
2、祈求福佑
自古以来中秋节赏月除了传统民俗的规定之外,还有着向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福运满满、万事如意、阖家团圆等诸多吉祥的寓意,这算是祭祀月神的另一种方式,可见中秋节赏月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
3、思念亲人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不出意外的话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过的,但是事实上想要一家人一起过节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时候的文人便吟诵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故而中秋节又有了思念亲人的寓意,每逢中秋节人们都要对着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吃饼赏月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中秋原指阴历的秋分,在八月十五日,是夕月特别亮而圆。
据说秦始皇时已有拜月活动,汉武帝曾建俯月台赏月,魏晋以来,祭月、拜月逐步演变成赏月的风俗。其时关于月的诗赋频出,名作有晋傅玄《明月篇》、梁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北魏魏收《月下秋宴诗》等等。
唐代帝王喜爱中秋赏月,据说唐玄宗就是在中秋夜与杨贵妃定盟约,并筑高台说要与杨贵妃年年望月。唐朝文人关于赏月的题材更多,还传播到新罗。
传说中,唐玄宗还被术士罗公远邀请上月宫,某年的八月十五晚上,罗公远侍奉唐玄宗赏月,邀请玄宗去月亮上一游,取一桂枝向空中一扔,就变成一座银色的大桥。
罗公远请玄宗一起登上大桥,大概走了数十里,来到一个大城阙下。罗公远说那是月宫,有几百位仙女,穿着白绢宽袖的衣服,在广庭跳舞。
玄宗问这是什么乐曲?罗公远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默默记下乐曲的声调。舞闭回桥上,前面走着,后面的桥随之消失。玄宗召来乐官,按照他默默记下来的声调谱写《霓裳羽衣曲》。
当天晚上,玄宗送金钗钿盒做定情信物送给杨贵妃,又把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亲手插在杨贵妃的鬓角,并对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还谱曲《得宝子》。
到了宋代,中秋节一词正式出现,根据南宋人的记载,北宋时中秋节已经相当盛行,其风俗逐渐从宫廷普及到民间,中秋节应景的食品、糕饼、果类不胜其数,糕饼有月饼的专称,《东京梦华录》及《武林旧事》等书都有细致记载。
中秋节吃月饼,在唐代君臣吃饼已经是一种时尚。饼有多种名称和类别,但是没有月饼之名,到了宋代,赏月吃饼成为习俗并盛行,文人诗篇不乏记载,根据《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流行蒸作的糕饼已经有荷叶、牡丹花、芙蓉各类花样,其中还有月饼一目。
米代皇帝也从汉俗过中秋,根据陶宗仪《米氏掖庭记》记载,米武宗曾于正大二年1309中秋节在宫中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明清的中秋节活动更加盛大,吃月饼之风更遍及民间,有关中秋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中秋佳节吃月饼赏月,是很应景的赏心悦事。
中秋关于节日的描写诗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8、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米月》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