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很关注的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终于在昨天回到了中国,据最新消息报道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也会送到他们的家乡,很多人也是很好奇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怎么牺牲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9月27日,两架护航战机低空拉烟通场,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的中国专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专机缓缓穿过水门,这是迎接归国英烈的崇高礼遇。117名礼兵将五星红旗轻轻覆盖于棺椁之上,双手将志愿军烈士棺椁捧于胸前。12时25分,迎接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正式开始。
5位90岁上下的志愿军老战士见证了今天的仪式,军功章在他们胸前熠熠生辉。当搭载第七批共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的车队经过时,老战士们颤抖着起立,致以军礼,迎接阔别70年的战友回家。“异国他乡七十载。如今终于回到祖国大地,回到人民的怀抱。”志愿军老兵热泪纵横。
这117位烈士遗骸将于28日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百余名沈阳市民自发集结成队,早早便等在路边,送烈士最后一程。人群中,一位老人手拿一张老照片。老人姓郑,老照片上是他的外公、母亲、兄弟姐妹四人,“照片上没有我的父亲,他没有看到这张照片就壮烈牺牲了。”
当护送志愿军遗骸的车队行至烈士陵园时,人们肃立行注目礼,有人默默擦拭眼泪。一位市民深情地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奋发图强!迎接英烈回家,致敬英雄!”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2014年以来,累计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在沈阳安葬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8日上午10点,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28日上午10点,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举行隆重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951年初,经主管部门批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沈阳修建。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宣传教育科科长王春婕介绍,从1951年开始,有多名抗美援朝烈士长眠于此。“集中安葬的时间是在1951年到1955年之间,陆续安葬了123位志愿军烈士,像特级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英雄邱少云、杨连第、孙占米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本次迎回的第七批烈士遗骸,将与此前成功交接的599位烈士遗骸一同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地宫,王春婕表示,园区目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迎接准备。她说:“为迎接第七批烈士遗骸回家,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制定《烈士遗骸接收、安葬活动流程》,确保每个点位专人负责。在烈士回来前,我们将临时存放地点进行全面整理。保持存放场所整洁、安全。对烈士安葬地宫内进行检查,确保温度、湿度等符合安葬条件。烈士迎回当天,严格按照接收流程,做好烈士棺椁的清点、移交工作,确保棺椁安全。棺椁临时存放后,专业人员进行棺椁查验,做好安葬准备。”
27日上午,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中韩双方代表现场签署交接书,确认交接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27日中午11点19分,载有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我国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在两架我国空军战机的护航下,缓缓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停机坪,航空部门举行了隆重的“过水门”仪式迎接烈士归家。
从26日开始,烈士遗物中的三枚印章就燃起了人们帮烈士寻亲的热情。这三枚印章上分别刻有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的名字。经过多方努力,目前,他们的亲人已经全部找到。
烈士林水实的籍贯是福建省漳浦县,当地的退役军人服务部门、媒体和热心市民迅速行动起来,在26日晚找到了烈士亲属。
经福建省漳州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当地镇、村调查核实,确认林水实烈士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沙西镇(今古雷港区)涂楼村人。
27日上午,在沙西镇涂楼村,林水实烈士的三个侄孙——林树新、林艺辉、林艺煜三兄弟正在观看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直播画面,虽然不知道爷爷林水实会在哪一辆车里,但26日晚上漳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他们,确认说爷爷要回家了,三兄弟的心情一直很激动。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艺辉说:“很多朋友告诉我们,说你爷爷当时还有一个章被挖掘出来了,我们看到了非常激动,很感谢阅批。”
林水实烈士1928年10月出生,1949年4月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2营6连战士,曾荣立四等功一次。
1953年,林水实烈士牺牲,年仅25岁,没有结婚,按照当地风俗,林树新、林艺辉、林艺煜三兄弟的父亲被过继到林水实的名下,所以,三兄弟叫林水实为爷爷。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艺辉说,从小并没有见过这个“英雄爷爷”,对于爷爷的记忆,除了客厅上悬挂着的遗像、当年从部队寄来的信件、烈士证明外,更多的是从父亲母亲的口中得知。
林艺辉说:“小时候,我爸爸妈妈经常给我们讲爷爷的事情,当时在战场的时候,身上绑了手榴弹,去炸敌军的坦克,炸了就粉身碎骨,避免更大伤亡。所以小的时候觉得我爷爷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以他为荣。”
据了解,有关林水实烈士战斗牺牲的事迹,当地部门正在进一步了解核实中。
烈士魂归故里,今后将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艺煜说,爷爷的遗骸虽然没有回到家乡,但林家人世代将以烈士精神为家风家训,教育后代子孙爱国爱乡:“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们也感到很光荣,我们要教育下一代,让爷爷这种爱国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负责人戴伟国表示,目前,漳州在世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约70人,林水实烈士是他们第一位得知已故的志愿军在异国他乡发现遗物和遗骸的。下一步将广泛宣传烈士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戴伟国说:“下一步还要进行DNA比对,才能最终确认这个骨骸跟烈士家人是不是吻合。”
志愿军烈士马世贤的籍贯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帮烈士寻亲的消息一发出,当地立即行动起来。
26日,帮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消息一经发出,洛阳市委、孟津县委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行动搜寻。26日下午,洛阳市孟津县人武部确认马世贤烈士为洛阳孟津向阳村人。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介绍:“我大概一点多钟接到‘寻找家属'的通知。我发到工作群里,朝阳镇很快就说找到人了,我们就联系上了。”
马世贤烈士生于1927年,1950年3月参加革命,1951年4月壮烈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记者采访了解到:马世贤烈士参军前刚刚新婚,没有留下子女,有两个侄子马玉朝和马玉民,目前都已去世,侄子的后代仍在孟津当地生活。
根据当地文史资料以及退役军人存档资料反复比对,最终确定马世贤烈士目前有两名亲人——侄孙马万营、马万儒。侄孙马万营介绍,从小便听父亲多次提起,自己还有一个二爷爷。马万营说:“听我父亲和我伯伯说,你还有个二爷爷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一直没回来。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
马家世代务农,属于当地的老住户。当年马世贤的父亲马南方知道儿子长眠沙场,痛不欲生,几度消沉,直至临终时还嘱托后辈,一定要把马世贤的遗骸找到,让他“落叶归根”,这些话也成为马家几代人的“心愿”。如今,亲人已经找到,侄孙马万营、马万儒的心情十分激动。马万儒说:“当时老爷子心情很难受,说‘啥时能见到这孩子,骨灰也算,不知道现在在哪’。今天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替老爷子感到高兴。”
马万儒告诉记者,家里保存有马世贤的烈士证和烈属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马世贤烈士未能留下照片和相关遗物,仅有他生前住过的3孔砖箍窑洞,保存尚好。这次寻找马世贤烈士亲属,高效快速的反应,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洛阳对退役老兵资料的整理。据悉,孟津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烈士英名录》整理。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说:“2014年、2015年,把孟津百年英烈统一汇总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就开始收录。英雄和烈士总共收录了376位。”
“寻亲”消息发出后,安徽芜湖无为市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引起了当地极大的关注。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寻访活动,就在英烈归国的同时,正好寻找到丁祖喜烈士的亲人。
无为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寻亲”的消息发布后,很快,引起了无为市中医院职工丁双的注意。丁双曾花了5年时间,编著了《丁氏宗谱》。“昨天(26日),一直说无为的丁氏烈士要回家,刚好他的字辈祖是第23代,而且是无为的,祖字辈基本上就是我们这套谱上的。”丁双说。
不过,由于丁祖喜烈士的信息有限,查找起来并不容易。丁双说:“我通过word文档检索,这中间出现了一个岔路,网上提供的信息出了问题,说他1921年出生的,检索同名的在1921年出生的,找到了有几十个同名的叫丁祖喜,中间梳理了又发现了,唯独没有出现抗美援朝的历史。”
根据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调查登记表,丁祖喜烈士出生于1923年,是当地无为市严桥镇象山村人,1944年入伍,1953年7月初在朝鲜战场牺牲,牺牲时年仅30岁。无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胡哲学说:“当时有烈士信息基本情况登记表,通过信息知道了丁烈士,是无为市严桥镇象山村人,我们立即通知严桥镇重点到象山村寻找。”
掌握关键信息后,27日一大早,无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地辖区派出所以及象山村的工作人员忙活起来。他们搬来70余本《丁氏宗谱》,逐本搜寻,为英烈寻亲。
通过族谱核对以及实地走访,工作人员最终找到了丁祖喜在世的亲人——堂妹朱玉姐(原名丁玉姐)。无为市严桥镇派出所民警庞尔保介绍:“通过电话联系,把老人找到了。见到后,我简单地问了一下老人的情况,因为老人95岁了,但是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挺好,她对丁烈士有印象。”
由于口音问题,朱玉姐的话要经当地驻村干部转述后,才能听懂。她说,即便过去这么些年,她仍旧记得,堂哥小时候不调皮,参军后只回过两次家。
朱玉姐说,她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听到哥哥的消息。“我心里肯定高兴。(我)活这么大年纪,能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哥哥落叶归根,所以感到很高兴。”
无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胡哲学告诉记者,丁祖喜的父母早年去世,家中老宅早已不在。目前他们正在与丁祖喜的亲属进行对接,开展相关后续工作。“后期我们通过查档案,通过烈士的近亲属再了解一些具体情况。”
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是怎么回事
编号01 向英雄致敬
这是运-20作为专机,第一次执行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机身上的编号01,意在表达祖国和人民向抗美援朝烈士的敬意,告慰先烈英灵。
运载着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117位烈士遗骸及遗物的专机运-20运输机在进入指定交接空域后,两架歼-11B战机升空为其保驾护航。中午12时左右,专机抵达沈阳桃仙机场,2架歼-11B低空拉烟。
“时隔十七载,山河已无恙,英雄回家乡!”当专机抵达机场后,塔台工作人员与运-20专机的对话令人动容。英雄气魄垂千古,落叶归根,祖国接你们回家!
首次加入过水门仪式 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回家
与前六次迎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不同的是,此次仪式首次加入了“过水门”的环节。
“过水门”是民航界的最高级别礼仪,寓意着接风洗尘。今天,当运-20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后,两侧的消防车同时喷射水柱,形成一道壮观的水门,意在向抗美援朝烈士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
运-20专机停靠后,两百多名战士将117位烈士的棺椁安放在整理区,经过擦拭和覆盖国旗等程序后,才将棺椁安放在摆放区。
搬运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为了保证每个步骤准确、完美,战士们已经训练了几十天,此前,他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训练11个小时以上。这些艰苦的训练,为的就是今天能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战友回家。
沈阳市民等待英雄归国,九旬老兵路边敬礼
沈阳市市阅批广场上,早有市民默默等待着英烈回家,一位市民动情地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无论等到几点,一定要等到最后迎接英雄归国!”
在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途中,沈阳市设置了5个群众汇集点,部分志愿军老兵和烈士子女也参加了迎接活动。
其中,有名年近九旬的中国志愿军老战士默默站在道路旁,以敬军礼的方式迎接昔日战友魂归祖国。
第七批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明天(9月28日),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将与前六批回国的599位英雄遗骸一样,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修建于1951年,安葬着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米、杨连第等123位志愿军烈士。
安置好志愿军烈士遗骸,是对烈士英灵的敬慰,也是对烈士亲属、对健在的所有志愿军老战士以及对全国人民心灵的安慰。
为了迎接英雄回家,从4月份开始,陵园进行了一系列环境维护工程改造,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英雄回家。今天一大早,陵园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为烈士们敬献鲜花,表达一份哀思。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