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兼职app下载安装(学习了app下载安装)看新闻能学习”“随时提现不受限”,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当人们把使用手机读新闻、看视频、打游戏已经成为一件寻常事的时候,一批打着“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学习”旗号的学习类APP(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学习类APP没那么简单“看个新
小白兼职app下载安装(学习了app下载安装)看新闻能学习”“随时提现不受限”,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当人们把使用手机读新闻、看视频、打游戏已经成为一件寻常事的时候,一批打着“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学习”旗号的学习类APP(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
学习类APP没那么简单
“看个新闻就能把钱挣了”“走走路就可以领钱了”,学习类APP一般利用此类宣传语吸引用户,听起来毫不费劲的学习方式不禁令人心动,但是这种“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学习”的APP真的就这么神奇,或者说这么好心吗??
很多网友反映,在玩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时,经常会看到植入的学习类APP广告。比如‘趣头条’‘淘头条’‘微鲤’等等。
除了在各大网络平台植入广告之外,多个应用商城中也存在大量学习类APP,涉及多个品类,阅读新闻学习、转发文章学习、试玩APP学习、走路运动学习、知识问答学习、问卷调查学习……关于学习类APP的经验贴也在网上随处可见,这些文章大多以诱惑性文字为标题,打着分享经验的幌子为APP做推广。
用户利用零散时间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一定回报,这一诱惑吸引了许多手机用户参与。不少APP采用“第一次注册奖励”吸引用户点击下载,而用户在初期获利尝到甜头后,又会在“成功推荐亲朋好友得奖励”的诱惑下向他人介绍,这些都加速了此类APP传播。
很多学习APP的广告都宣称看新闻、玩游戏...可以赚零花钱,甚至有些广告号称一天可以赚几十、几百米,不仅如此,一些APP还承诺所有的钱当天可提现。
但真实情况是,当很多人感兴趣下载后发现,不仅APP需要绑定微信号、手机号,具体的操作流程很复杂,收益和宣传的也明显不符。有人专门下载了多款相关APP发现,广告上宣传的所谓的金币并不等同于现金,即使折算成现金,往往只有几毛钱,并且只有累计赚到一定的数额后才可提现。然而,按照很多平台的兑换原则,用户至少要阅读四五百分钟的新闻资讯或者观看十几个小时的短视频,才能赚取1米钱或者几角钱。很多人反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赚这1块钱,很不值当。有些平台还要累积到一定数量的金额才能提现,每天都需要完成许多繁琐且耗费时间的任务,实在令人不能忍受。”
任务多,学习少?其实学习类APP早已为用户埋下了另一个“套路”——通过“拉人头”学习。许多APP都设置了丰厚的推荐奖励,与看新闻学习相比,这种学习方式似乎轻松得多。拿趣头条来说,目前在趣头条上邀请一位用户可以得到9米,邀请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达13米/位。而以走路能学习为噱头的趣步,则将拉人头数量与用户等级、收益挂钩。通过邀请的方式,学习类APP迅速在手机用户中推广开来。
这类APP其实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更改手机设置等问题。多款APP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可以打开,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
此外,很多APP虽然打着新闻资讯、知识普及的旗号,但平台上的内容有不少低俗信息。八卦、猎奇内容很多,有些内容甚至打黄色擦边球,有些内容明显在宣传着一些赌博、暴力的信息。
目前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大部分学习类App操作简单,用户利用零散的时间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会获取一定的回报,因此很多手机用户都会被这些App吸引。
焦聪利律师认为: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坑害人,不能侵害投资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投资权、安全保障权,还有隐私权、免于被打扰的权利。事实上,这类APP存在很多的漏洞,一些程序的营销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也容易出现押金违法退还,受广告吸引购买虚假产品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的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严重时会出现骚扰电话不断的情况。
望大家对这类所谓的学习模式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会有陷阱,睁大眼睛,小心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