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发送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状态异常。 世界上第一个手机病毒“VBS.Timofonica”于2000年6月在西班牙出现,该病毒通过运营商Telefonica的移动系统向该系统内的任意用户发送骂人的短消息,因此当时该短消息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恶作剧而已。2004年12月,国内首例手机病毒“Caribe”在上海被发现,据专家分析,“Caribe”其实就是去年6月份由国际病毒组织29A发布的首例概念性手机病毒“卡比尔”,由于病毒发作后在手机屏幕上出现Caribe字样,因此也称为Caribe病毒。该病毒能够运行在装有SymbianOSSeries60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主要通过蓝牙设备传播。 据安全公司F-Secure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全球共发现了80个手机病毒。下面是目前常见的手机病毒信息及发作症状对照表: 二:手机病毒的攻击途径 手机病毒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 一是攻击手机本身系统,主要是以“病毒短信”的方式发起攻击。 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手机主机造成破坏。手机病毒“Caribe”也即“卡比尔”即是典型。据发现该病毒的上海市民张先生描述,当时他发现接连收到七八条图标类似于拼图游戏的文件,以为是游戏,便将其运行,运行后发现没有任何内容,于是就随手将文件删除。但当他再次打开手机时,手机屏幕就出现Caribe字样。由于感染病毒的手机在不停地发送搜索信号,导致手机电池很快消耗殆尽。病毒一旦扫描到同样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便将自身复制发送给对方。“卡比尔”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染毒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 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侵袭手机的病毒除了可能会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自动拨打电话、删除手机上的资料,甚至可能还会“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 三:手机病毒工作原理 手机除了硬件设备以外,还需要上层软件的支持。这些上层软件一般是由JAVA、C++等语言开发出来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即把操作系统固化在了芯片中),这就相当于一部小型电脑,因此,肯定会有受到恶意代码攻击的可能。而目前的短信并不只是简单的文本内容,包括手机铃声、图片等信息,都需要手机操作系统“翻译”以后再使用,目前的恶意短信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编制出针对某种手机操作系统的漏洞的短信内容,攻击手机。如果编制者的水平足够高,对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足够熟悉,他们甚至可以编出毁掉手机芯片的病毒,使手机彻底报废。在此,手机病毒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会愈演愈烈。 不同手机厂商开发工具也不同,手机的上层软件也就不一样,这就像是Window系统和Linux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恶意短信就无法跨手机完成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只有少数几款手机会被攻击的原因。因为绝大多数手机目前尚不支持外来软件的运行,因此,这些短信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传染特性,只是单纯地一对一实施攻击。 手机病毒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才能传播和发作,首先移动服务商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而且手机需要支持Java等高级程序写入功能。现在凡是具有上网及下载等功能的手机都满足上面的条件,而普通非上网手机则少有感染的机会。 尽管有人认为智能手机是手机病毒攻击的主要目标,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还为数不多,手机病毒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移动通信领域各种增值服务的推出,尤其是3G时代即将到来,具有丰富应用和功能的手机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这势必会成为手机病毒的温床。 四: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目前手机有以下4种传播方式: 1,利用蓝牙方式传播 2004年12月,国内首例蓝牙病毒在上海发现,该病毒会修改智能手机的系统设置,通过蓝牙自动搜索相邻的手机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攻击。 2,感染PC上的手机可执行文件 2005年1月11日,“韦拉斯科”病毒被发现,该病毒感染电脑后,会搜索电脑硬盘上的SIS可执行文件并进行感染。 3,利用MMS多媒体信息服务方式来传播 2005年4月4日,一种新的手机病毒传播方式出现,通过MMS多媒体信息服务方式来传播。 4,利用手机的BUG攻击 这类病毒一般是在便携式信息设备的“EPOC”上运行,如“EPOC-ALARM”、“EPOC-BANDINFO.A”、“EPOC-FAKE.A”、“EPOC-GHOST.A”、“EPOC-ALIGHT.A”等。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除了要尽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外,还要时时当心感染病毒,随时注意监测手机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毒。 五:手机病毒的防范方法 对于手机病毒,用户必须了解它们的模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防范。手机病毒的现象和防范方法如下: 1:病毒短信或乱码电话方式 这是目前手机病毒的主要攻击方式。目前的手机病毒主要还是以“病毒短信”的方式攻击手机,使手机无法提供某些方面的服务攻击时,病毒会发出一串由怪字符组成的病毒短信。乱码电话则是会在来电显示中显示乱码,一旦接听乱码电话,则会感染上病毒,机内所有设定都可能被破坏。 预防方法:对于陌生人发送的短信息,请不要轻易打开,更不要转发,应及时删除。如果键盘被锁死,可以取下电池后开机再删除,如果仍无法删除,可以尝试将手机卡换到另一型号的手机上删除,如果病毒一直占据内存,无法进行清除,可以将手机拿到厂商维修部重写芯片程序。当来电显示乱码电话时,用户应不接听或立即把电话关闭。 2:诱骗用户下载运行 2004年8月6日,“布若达”病毒被发现。利用“布若达”病毒,攻击者不但可以偷窃中毒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并可以对手机进行远程控制,运行多种危险指令。 预防方法: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尽量从正规网站上下载信息,尽量少从那些不知名的小型网站下载图片铃声,不要随意在一些网站上登记自己的手机号码,以免感染上手机病毒。可浏览网页的手机尽量不要浏览个人、黑客、色情网站。不要任意安装来路不明的手机程序。 3:利用蓝牙方式传播 2004年12月,“卡波尔”病毒在上海发现,该病毒会修改智能手机的系统设置,使用户每次开机都会先运行此病毒,同时,它还会通过手机的蓝牙模块自动搜索相邻的手机是否存在漏洞,并试图进行攻击。另外,该病毒还会在Symbian操作系统的系统目录下释放多个病毒体。 预防方法:带蓝牙功能的手机用户,可将蓝牙功能属性设为“隐藏”,以防被病毒搜索到。利用“无线传送”功能比如蓝牙、红外线接收信息时,要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传送对象,如果有陌生设备搜索请求链接最好不要接受。 4:病毒感染计算机上的手机可执行文件 2005年1月11日,“韦拉斯科”病毒被发现,该病毒感染电脑后,会搜索电脑硬盘上的SIS可执行文件并进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