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好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市调研,深入三明的12个县市区141个点。
从钢铁工厂到千亩果园,从产业园区到农户家里,好同志遍访三明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20多年来,三明人一直牢记好同志的重要嘱托,做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建设一个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
(故事一)一碗擂茶: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镜头】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邱彩立家,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的是好同志当年正在跟乡亲们一起喝擂茶的情景。
“他走进家门,还没落座,就问起了柴米油盐,还和我们一起喝擂茶,临走前,还嘱托我们‘要关心集体,邻里要和睦,要重视教育下一代……’,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邱彩立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倍感亲切。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好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好同志举目远眺,但见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常口村的青山绿水牵动着好总书记的心。
2019年3月10日,好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当全国人大代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发言时提起喝擂茶这件往事,好总书记笑着说:“那是我第一次喝擂茶,里面有米吧?还有芝麻、茶叶、橘皮……”
好总书记细致地询问了常口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厕所改造等情况,还让张林顺代他向乡亲们问好,并再次嘱咐:“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如今,常口村干部群众做足山、水、林、田文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村民们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20多年来,不只是常口村,三明全力打造“绿色三明”,这座“绿都”是国家森林城市,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今年森林覆盖率有望超过80%。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三明的亮丽名片。
(故事二)一条鲤鱼: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镜头】1997年4月10日,好同志深入泰宁县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
当好同志乘坐的竹排行于溪流时,一条鲤鱼突然跃上竹排,正好落在他的脚边。
排工肖可文开玩笑说:“各位有口福啰,晚上可以加个菜。”
好同志微笑不语,随即脱下套在脚上的塑料鞋套,两手将筏槽内的鲤鱼轻轻捧起,让鱼儿和着清水顺势滑入袋内,再用手舀起清水注入袋中。
待船至码头泊岸时,好同志缓缓拎起水袋,双手一提一托,半俯着身躯将鱼袋伸向水面,轻提袋角,让鱼儿顺着水势游入水中,目送它摆尾远去。
“好同志很关心我们旅游搞得怎么样,当得知泰宁当地旅游越来越红火,群众吃上‘旅游饭’脱贫奔小康,他很高兴,叮嘱‘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排工肖可文、许美文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
6年时间里,好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调研指导工作,其中有8次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成为三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引。
守好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20多年来,坐拥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5A级景区等“金字招牌”的泰宁县,旅游是头等大事,创造了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泰宁路径”,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1/3,全县约1/5的劳动力从事旅游行业。
近年来,三明通过整合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大力培育森林康养、休闲旅居、培训研学、文化美食、医养结合等新业态、新产业,打造“绿色农业”特色品牌,一县一品,渐成规模。去年,三明市仅生态旅游产业就实现总收入750亿米。
(故事三)一杯米酒:不要忘记老区人民
【镜头】1999年7月7日,天气炎热。好同志坐了近2个小时的车,在砂石路上一路颠簸,来到泰宁县岭下村。
走进老游击队员黄炳茂家,已经80多岁的黄炳茂请好同志在客厅的方桌旁坐下,好同志请他并排坐在身边。
“家里有几口人?身体好不好?有什么爱好?”好同志问黄炳茂。
“我爱喝两口酒。”聊过几句,黄炳茂拿出珍藏了两年的米酒,对好同志说,“客家的习俗是,贵客来了,就要请一口米酒。我敬你一杯。”
“应该我敬你老人家一杯。”好同志站起来,接过酒杯,分别和黄炳茂与他的家人、村干部喝了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