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二分法中的“靠前明亮”和“圆润深厚”是相对立的,声区的“轻声”和“种声”也是相对立的。轻声区又被称为头声,有一种把音送到喉咙外面的感觉,我们倾向于把轻声区于向前置位联系在一起,二者的确经常同时进行,但之间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共鸣的效果的所有变化,既能由假声又能由全声发出。正如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的,米音只不过是各共鸣体的不同调节所产生的不同音色而已。某些被类分为“明亮的”,而其它为“圆润的”,然而它们全都可以用不同的声区调节发出来,从而在音质上有更多变化。
然而,在个别嗓音中,经常能把二者联系起来,至少在早期训练中是这样。时常是,当男性开始学习时,由于扯紧而犯两种过失,共鸣体的收缩和静态的声区沉重。由于两种过失是有联系的,两种疗法也将在他的头脑中被联系在一起。当他学着使声区变轻而做出更多的“假声似的”声音时,他将使嗓音中的“鸣响”得到释放;他将感觉嗓音不再在喉咙里,而是更“向前”;同时他将设法打开共鸣体,而不致把音“吞下去”。整个程序将构成一个整体,但实际却涉及两种不同的机理。
女声通常则相反。她一直用多气的假声歌唱,缺乏发出高分音所需的力量。她可能曾用牙齿使音“发白”;如果她是女中音,她可能曾以为“把音闷在咽中”会显得文雅和更有教养些。以上两种情况都使嗓音缺乏真正的“鸣响”。经常在发现胸声的同时,她会发现这种“鸣响”。让她用“讲话的嗓音”,像她在足球赛中那样,去喊;她会告诉你,那种音是“可怕的”和“讨厌的”,她“受不了”;但如果你能说服她这样试验下去,直到她发现嗓音中一种更有活力的调节时,她将永不再满足于纯假声了,那些极高的音符可能除外。
我们所能做的唯一概括是,“不习惯的声区”多半与“向前的置位”联系在一起,另一种说法是,学生经验中的声区缺陷可能与他的共鸣缺陷交织在一起,而两种困难又将一起得到解决。那些更有才能或程度更深的学生的情况将不那样简单,因为缺陷不会那样外露。他们没有完全不用的声区;所以问题更多是协调,而不是发现。我发现男声和女声都从这种建议中获益,即,“像你讲话那样唱”,或“不要唱得那样优美,喊出来。”还有,男女声都从诸如“哈欠加叹气”的练习中获得裨益,“哈欠加叹气”的练习中有一个从高的、类似假声的音,下滑到低而深的、胸声的滑音,因为从轻向重地协调声区,比从重的低音在音阶上升的过程中变轻,要容易得多。